户用光伏的需求转变

中国的万度光能(Wonder Solar)和纤纳光电(Microquanta Semiconductor)、波兰的Saule Technologies,以及美国初创公司Energy Materials Corp都位列其中。

企业如何布局?眼看户用光伏即将步入黄金时代,但光伏龙头企业并未全力进行布局,重心依然在集中式光伏上。2018年虽然总装机量有所下降,但户用光伏更进一步突破了20GW,是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成绩。

户用光伏的需求转变

据世界权威能源调研机构Wood Mackenzie预测,在2020-2025年间,美国的户用光伏将会保持高速增长,而非户用光伏则要相对平稳一些。其中集中式光伏发电同比增长13%,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高达30%,会是未来光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重点。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在2013年,我国光伏产品价格较高,还要依靠政策补贴进行推动,集中式光伏贡献了大部分的装机量。图片来源:国家能源局官网经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梳理统计,2020年11月新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49.72万千瓦。从地区来看,目前户用光伏新增装机量多以北方地区为主,而很多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户用光伏装机量还未跟上脚步,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有望成为我国未来户用光伏增长的重点地区。

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累计纳入2020年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为1012.26万千瓦。这意味着2020年我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量提前一个月突破了10GW,也是我国户用光伏连续4年突破10GW大关。加快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

推动分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电力用户或售电主体可与发电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交易价格。强化能源市场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建立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战略储备与商业储备并举的能源储备体系,提高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储备能力。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全面建设节约型公共机构,促进公共机构为全社会节能工作作出表率。面向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部署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与装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新型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等方面研究。

户用光伏的需求转变

加强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加强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建立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实施失信惩戒,提升信用监管效能。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压减办电时间、环节和成本。实施成品油质量升级,提升燃油品质,促进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

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中国高度重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着力补齐农村电网发展短板。在水电开发建设中,形成了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让贫困人口更多分享资源开发收益。牢固树立能源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用能、贫困人口用能作为能源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强能源民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

完善多层次核能、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核应急预案和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形成有效应对核事故的国家核应急能力体系。减少前置审批事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户用光伏的需求转变

能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扶贫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建成较为完备的能源工业体系。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的能源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发挥能源战略规划和宏观政策导向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深化国有能源企业改革,支持非公有制发展,积极稳妥开展能源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动力。推动广东、湖北、重庆、海南等自由贸易试验区能源产业发展,支持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中国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与30多个能源领域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建立了合作关系。完善能源领域财政、税收、产业和投融资政策,全面实施原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引导市场主体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资源。

布局建设4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围绕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开采、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等技术方向开展相关研究,促进能源科技进步。把提升能源科技水平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步伐,加强国家能源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能源技术从引进跟随向自主创新转变,形成能源科技创新上下游联动的一体化创新和全产业链协同技术发展模式。

科学核定自然垄断环节价格。积极推进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

(五)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当前,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交汇点,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促进能源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开展两个监管周期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和电价核定。

推行多种形式的光伏与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建成了成千上万座遍布贫困农村地区的阳光银行。(三)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按照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双多边能源合作,积极支持国际能源组织和合作机制在全球能源治理中发挥作用,在国际多边合作框架下积极推动全球能源市场稳定与供应安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为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6、加强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小水电等清洁能源。2019年,中国等30个国家共同建立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初步核算,2019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7.7%,比2012年降低10.8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3%,比2012年提高5.6个百分点,已提前完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共同推动实现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支持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缺乏现代能源供应的人口获得电力等基本的能源服务。

六、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浙江等4省市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支持大宗能源商品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全世界范围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加速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建成规模最大、安全可靠、全球领先的电网,供电可靠性位居世界前列。五、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在能源领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解决能源资源约束、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和挑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推动全民节能,引导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七、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遵循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国际合作,努力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扩大能源领域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一)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推动太阳能多元化利用。

积极稳妥发展海上风电。提升石油勘探开发与加工水平。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友情链接: